1019 | 上海书评周刊 |
1019 | 段志强谈晚清孔庙与思想新偶像 |
1018 | 刘夙读《植物的欲望》|支持转基因的我,为何译一本“反”转基的书 |
1018 | 格伦·莫斯特|与其说是古典学家,不如说是比较学家 |
1017 | 邹贺评《如临大敌》|听与信之间:谣言呈现的宋代历史 |
1016 | 李公明︱一周书记:与启蒙话语共舞的……“暴力感官”和猛料 |
1015 | 马锋、孙于晨|东西贯通:丝绸之路研究的未来方向 |
1014 | 彭凯翔评胡岳峰遗著︱一“两”知秋:清代货币市场的“晴雨表” |
1013 | 陈晋评《重写灵魂》|记忆政治的诞生:心理学在治愈我们,还是定义我们? |
1012 | 上海书评周刊 |
1012 | 乔治斯·瓦鲁萨基斯谈“西方”观念的形成 |
1011 | 赵刘洋评《华北村治》|如何认识中国基层治理模式的现代转型 |
1010 | 近读|诺奖得主拉斯洛:我为什么喜欢长句,讨厌短句 |
1010 | 拉斯洛·卡撒兹纳霍凯谈他的长句与哲学 |
1010 | 沙青青评《银景》︱“老间谍”的遗作 |